故乡的云

中国CFO论坛永久会址项目在宜昌启动

     一个诱人的世界级平台,正在宜昌加速推进。经过近一年的竞争,半年多筹备,昨天,投资100亿元的中国CFO论坛永久会址项目在宜昌启动。     CFO是指国际通用的首席财务官。中国CFO论坛是为全球大型企业、财团、政府财政官员等首席财务官进行全球财务活动,搭建的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开放平台。该论坛与瑞士达沃斯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并称世界“三大智谷”。当初,为该项目寻找最佳落地点,项目业主曾在全国20多个省市进行比选,最终确定在宜昌建设永久会址,也是唯一会址。

     此项目信息公开不久,立即引起国际关注。美、英、德等8个欧美发达国家的8家世界顶级会计学院,主动与项目业主接洽,要求在中国CFO论坛永久会址地设立分校或教育中心等机构,拟通过这个国际化平台,对接中国经济和财务管理规则。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项目研究博士李兴伟说,中国CFO论坛项目落户宜昌,将给湖北带来巨大机遇,尤以大文化产业创新,高端人才、资本和信息流入最为显著;更可有效推动湖北与世界的实业与资本深度融合。

     据了解,项目建成运营后,将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云财务”、“云财政”、财务软件开发等信息产业发展,建设我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资本交易中心,打造长江经济带经济景气监测平台,发布三峡经济指数。

     该项目选址宜昌市点军区,占地约1300亩,将分期建设,分步实施,3年完成。采取财经智库+资本与融合的园区模式,围绕永久会址区、高端智库区、定制总部区、配套服务区等四大板块,打造会议会展、财经智库、影视传媒、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生态居住等六大产业。

     宜昌市委、市政府表示,将举全市之力,服务好项目建设和运营,把这一国际化平台打造成中国的窗口。(来源:湖北日报)

标准
北美同乡会

北美宜昌同乡会组织机构 (2014-2016)

北美宜昌同乡会员们在2014年9月7日前通过网络投票选举产生了第二届领导机构:

理事会 (Board of Directors)
理事长 (Chairman of the Board): 周同庆博士(Tong-Qing Zhou),现居住于美国马里兰州。

理事(Directors):

任军(Jun Ren),现居住于加拿大多伦多。

钟鸿雁(Jasmine Zhong),现居住于加拿大Grande Cache。

张灵(Ling Zhang),现居住于加利福利亚州圣地亚哥市。

汪晓颖(Lucie Wang),现居住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

刘念博士(Diana Liu),现居住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

韩梓欣(Stanley Han) ,现居住于美国康乃狄克州。

刘行(Xin Liu),现居住于美国德克萨斯奥斯汀。

王函(Han Wang),现居住于美国马里兰州。

刘芳薇(Jessica Liu),现居住于美国维吉利亚州。

执行委员会 (Executive Management)
会长 (President)李瑜 (Adam Li):现居住于美国德克萨斯。

副会长 (Vice President):

田玉(Helen Tian):现居住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

韩庆红(Lucy Han): 现居住于美国佛罗里达州。

祁学伟(Xuewei Qi):现居住于美国加州。

刘毓文博士 (Yuwen  Liu):现居住于美国芝加哥。

秘书长 (Secretary):

李瑾 (Jim Li):现居住于美国德克萨斯。

 

 

标准
工作机会

国际机器人大赛11岁宜昌伢夺冠

(三峡商报记者 蔡艳妮 通讯员 耀辉)8月19日至21日,第十八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IRO)中国选拔赛在北京举行。共有来自全国的数百名小选手参与了本次赛事,宜昌11岁小选手何健翔在青少年组“战斗方块”单人冠军赛中,以优异的成绩夺得冠军。何健翔因此获得了参加即将在今年12月举办的第十八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IRO)国际锦标赛的资格,届时他将会与来自全球51个国家的机器人精英同场竞技。昨日,记者联系上何健翔的妈妈董爱华,她告诉记者,何健翔昨日刚刚从北京参加完比赛回到宜昌。

何健翔在第十八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IRO)中国选拔赛中夺冠

  勇敢逐梦的“美德少年”

今年11岁的何健翔是西陵区绿萝路小学五年级一班学习委员,他热爱学习,勤思考,求知欲强烈,各门功课都刻苦钻研,以卓越的表现与优异的成绩得到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赞赏。他在认真高效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阅读了大量课外读物,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领域广泛涉猎,因此开阔了他的视野,树立了他正确的道德人生价值观。何健翔的妈妈董爱华告诉记者:“在日常生活中,儿子是一个特别注重内修与外美的阳光男孩,他文明守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心助人。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年’,2016年被学校评为‘美德少年’并获得宜昌市西陵区第五届‘美德少年’称号。”

何健翔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爱好广泛,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他积极参与班级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提高了组织、宣传、策划诸项能力,做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各科上平衡发展,先后获得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术速写专业九级证书、西陵区“书画情法治梦”主题的青少年法治书画比赛活动优秀奖。

  热衷机器人组装编程

何健翔擅于钻研,动手能力强,机器人组装编程是他最热衷的。为了多学知识,每周五晚上他参加完学校跳绳队的训练后就自己坐公汽去培训机器人,经常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下课了他还舍不得走,总要跟老师交流一下心得探讨一下疑难问题,自立自强具有吃苦耐劳的钻研精神。2015年10月,他在宜昌市第十四届青少年科技节中获得电脑机器人竞赛机器人任务挑战赛一等奖。

乐博机器人培训学校校长蒋志祥告诉记者:“何健翔是一个聪明伶俐,在机器人学习方面比较有天赋的孩子,不仅天资聪慧,而且非常刻苦努力,寒假里,别的孩子都相约玩耍,他开始了反复拼装拆卸机器人设计程序,有一次因为失误造成短路把手烧起了泡,但他不放弃反复试验不断改正,经常为了更减少一点误差率又埋头苦干几小时力求精确完美。他在家发挥想象力设计出扫地机器人,挤牙膏机器人,踢球机器人,投币出糖果机器人等。今年1月30日他到北京参加第十届‘乐博杯’国际机器人竞赛,在少儿组机器人中级任务编程赛项目中沉着冷静,脱颖而出赛出了8秒10环的好成绩,获得‘特等奖’,取得了宜昌市自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这些都是他平时不懈努力的结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正是少年何健翔的座右铭,他也时刻激励自己在青春与梦想的旅途中不断策马扬鞭、登高临远,不断突破与挑战自我,不负恩师的期望,不负自我的理想。

  宜昌未来有更多“启明星”

何健翔此次夺冠,让人们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宜昌机器人技术普及推广。

据宜昌市机器人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国平介绍,该协会目前有乐博、好小子、乐高、宜昌市第十四中学四个团体会员单位,何健翔便是在乐博机器人培训学校参加培训学习的。

近年来,宜昌市机器人协会分别在秭归、长阳、宜都、当阳、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及点军区等学校举行了近一百五十次免费普及讲座和培训,协助学校组建机器人社团,极大推动了宜昌市机器人教育活动的发展。承接了宜昌市第十四届青少年科技节机器人竞赛项目的培训和辅导任务;成功举办了2016年机器人嘉年华活动。在湖北省率先举办全国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湖北省选拔赛活动,硕果累累,2015年与2016年分别获得全国最佳创意奖与最佳机关创意奖。为全国科普周宜昌市巡展活动保驾护航。近期,宜昌市机器人协会“启明星”工程《加强宜昌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积极推进机器人普及活动》、《帮扶贫困山区青少年科技教育试点项目》、《关爱宜昌市自闭症青少年康复问题,积极推进机器人辅助治疗》等项目都在有序进行中。

据了解,目前由宜昌市教育局统筹规划正在筹建宜昌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打造一个青少年科技城,宜昌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梦想乐园,对于全市青少年科技普及、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将起到推动作用,未来将有更多像何健翔一样的孩子,能尽情遨游在探索科技知识的海洋。

  相关链接:

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IRO)是一项科技与教育目的融合一体的竞赛,由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委员会(IROC)主办。比赛分为竞赛类与创意类两种,竞赛类比赛中各参赛者必须建构机器人和编写程式来解决特定题目,创意类比赛中各参赛者针对特定主题自由设计机器人模型并展示。目的是为了使更多青少年有更多机会参加国际间的科技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激发他们对科技和机器人世界的不懈探索。

标准
故乡的云

宜昌近千公共场所WiFi全覆盖

三峡宜昌网讯(记者李鹏飞 通讯员陈文华 毛羽)2016年8月17日,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截至8月16日,宜昌城区共计在968个公共场所,建有12078个AP(无线访问接入点),基本实现城区主要公共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

根据智慧宜昌建设的总体部署,今年初以来,宜昌城区启动了主要公共场所WiFi全覆盖的建设工作。提供免费WiFi服务的主要包括行政服务办公场所、市民休闲场所、公共交通站点、医疗服务场所、金融服务场所、商业活动场所、教育培训场所等。市民可以打开智能手机搜索WiFi页面,登录“i-Yichang”,点击进入后,输入手机号码,使用发送来的验证码即可通过使用,整个过程仅花几秒钟,一次登录可长期使用。

目前,宜昌各县市正在参照城区制订本地实施方案,实现县城主要公共区域WiFi全覆盖。

标准
故乡的云

宜昌市三种方式引进高层人才

三峡宜昌网讯(记者 王凌云 通讯员 黄荣洁)2016年8月16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对企事业单位引进急需人才进行财政补贴。

据悉,这次引进急需短缺人才是指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取得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所学专业为用人单位急需,且市场紧缺,公开招聘难度较大),可以全职引进,也可以柔性引进(每年工作不少于三个月),对重大项目人才引进,可以采取“捆绑式”引进。

对以上引进人才,可优先享受市人才公寓示范小区的承租使用权。引进到事业单位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五年内每人每年发放2万元住房补贴,每人每月发放2000元人才津贴。鼓励用人单位对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给予适当补助。对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按每人5万至10万元标准给予奖励。鼓励企业对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给予适当补助。企业用于人才引进的补助资金、科研启动资金,可按规定列入成本核算。

同时,为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帮助企事业单位引进各类人才,对当年引进3名以上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且人才创新创业作用发挥良好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5万至10万元奖励。对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项目协议或工作合同,明确项目内容、实施计划和完成目标,且项目获得相关部门批准或备案的,经申报核准,对柔性引进人才给予其薪酬总额(工资所得)或单个项目报酬的20%、最高不超过10万元补助,补助每年年底一次性发放。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