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宜昌

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端午节”

2009年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4次会议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开幕,来自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与会。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中国“端午节”名列其中。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名录的节日。

dragonboat

端午节于2006年5月20日由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0月,受文化部委托,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申报表和相关材料。所申报的端午节由“三省四地”的4部分组成,分别是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

早在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完整生动地记录了端午习俗,此次成功入选是名正言顺,众望所归。

端午的由来源远流长。据《艺文类聚》卷四所引,五月五日之俗,最早是汉代的记载,以五月五日为祈禳之日,可除去邪毒,以祈平安。端午本是源自先秦的夏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时令节日。《风土记》称端午所食的角黍即粽子,原本也是取节候之意而制作的食物。

东汉时,端午习俗虽然仍以禳灾祛害以祈平安的活动为主,但“亦因屈原”而纪念屈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纪念屈原逐渐成了南方端午节活动的主要内容,关于屈原与端午的民间传说也不断得以丰富。《续齐谐记》曰: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荆楚岁时记》曰: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蹋百草,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又曰:屈原以是日死于汩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今日竞渡是其遗迹。至晚于南朝时,南方、尤其是荆楚一带已经将纪念屈原作为端午节的主要内容了。食粽子、系五色丝等本为祈禳的习俗,也转为纪念屈原的活动内容。

在屈原故里秭归,唐元和十五年间,时任归州刺史的王茂元在秭归建平屈原沱建屈原祠,并写下了铭文。每至端午,十里八乡的百姓与各色龙舟汇集于此,人们在屈原祠前祭奠屈原,并竞相争渡,更形成了秭归端午独有的风情。

驱邪除毒、禳灾祈福本是端午节俗的初始意,这些仪式程序在其他地方可能已大为简化,但在宜昌秭归这个古代巴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汇之地,巴楚“信鬼尚巫”的余绪在屈原诞生地乐平里仍遗风犹存,不少农家门上还高悬着辟邪赶鬼的“吞口”,并由屈原庙的守护人在端午时给各家各户分发画有道士镇鬼驱邪的字符,粘贴于门楣;农家在端午饭前还要敬奉诸神,祭祀家先。

插艾蒿、挂菖蒲、戴香包,原本是端午作为时令节气自古相袭的内容,然而在屈原故里,这些礼俗也赋予了独有的意蕴:菖蒲寓意着屈子的宝剑;艾蒿象征着诗人的拂尘。五月初五日,将艾蒿和菖蒲悬挂于门楣,在除毒禳灾的同时,也在祈求屈公这位先祖的保佑。

五月初五前夕,屈乡人就开始张罗着泡糯米、包粽子了。青青的箬竹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红枣,蒸出满屋满街的清香。屈乡人赋予小小粽子特殊的含义:翠绿的箬竹叶象征着屈子淡泊、清雅的情操;那一颗红枣点缀其中,意味着忠君爱国的屈公一片忠心赤胆;白色的糯米则寓示着屈子高洁如玉的品格。屈乡的粽子外观呈三角形,百姓们认为,这寓意着屈原的人品棱角分明,不圆不滑,横世独立,刚直不阿。流传于乡里的《粽子歌》即是屈原人格和遭遇的真实写照:“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人们把粽子投进长江,相传是为犒劳传说中口衔屈子归来的神鱼,并喂食水中的蛟龙和鱼虾,让它们只吃粽子,千万别伤害到投江的屈子身驱。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既保留了传统端午习俗,更体现出家乡人民对屈子的热爱和对屈原精神品格的颂扬。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