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茂华
只因为从小就向往远方,
我把梦铺在长长的海岸线上;
让梦想通向戴着雪冠的山冈,
沐浴太平洋微风清凉。
啊,美丽的温哥华,
我梦中的郁金香 —
梦的起点,梦的归宿,梦的诗章。
只因为从小就渴望飞翔,
我的歌长了翅膀穿越时光;
让歌声缠绕在森林中的木屋上,
让爱情收获冬暖夏凉。
啊,我爱你温哥华,
我心中的幸福港 —
爱的白帆,爱的月亮,爱的天堂。
选自于甘茂华散文集
《山那边是海》
韩庆红(美国佛罗里达州)
在美国近20年的时间里,我一共搬了5次家。不论是初来乍到,住廉价公寓,还是工作后买的单家独户的房屋,感谢上苍的眷顾,我们的周边有不少邻居,这些邻居,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友好善良,安居乐业。在这里,我们从没有遇到过吵架斗殴闹矛盾或偷盗的。
都说美国是一个“大熔炉”,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个“大熔炉”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裔族组成的,这反映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我们刚到美国做学生时住的公寓,很便宜,离学校很近。邻居都是世界各地的学生,大家和平共处,互相尊重。
我们现在住了12年的社区叫“乌龟·石头”,同一条街上的邻居,也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裔族。如我家左边是意大利人,开过一家正宗的意大利餐馆;右边是非裔美国人,平时住在北方,只有节假日来这里住几天;再左边依次是日本人、瑞士人、加拿大人;对面依次是泰国人,做物理治疗师;印度人,做胃肠专科医生;古巴后裔,在一家卖车行做金融主管;俄国人,妻子做护士,丈夫当警察;还有卖房地产的波兰人和更多的美国人。大家平时见面互相点头微笑,有事询问关照;老外遛狗,中国人陪小孩散步,其乐融融。
这个社区非常安全,有前后门卫和围墙,有时忘了关门,但从没出过事情。不过前几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小小惊吓了一下。事情是这样的,我请同一社区的朋友张学记,帮我在宜昌的母亲带保健品回国。那天晚上9点多,我与我先生步行到他们家,因为他们还没有回家,我们就把东西放在了他家大门口。回家后,我给他打电话,询问他是否把东西拿进屋里,他回答说门口什么东西都没有。当时我心里一沉,莫非别人拿走了?但转念一想,这样的事不可能发生在我们社区,会不会被动物拖走了?于是,我连忙与我先生一起开车去找,刚到张学记家门口,看到他提着袋子从他隔壁家门口走过来。原来是我们把东西放错了位置,尽管他家我们去过不下一百次。
说到邻居的友善,不得不提到我的邻居南希。她年龄不大,大概60岁,和蔼可亲,住我们一条街上,不幸前年患乳癌过世。她的门前花园很是与众不同,因为她是一名专业的园艺师,种的茉莉和栀子花总是开得又多又大,香气沁人心脾,不知名的树也很有特色。记得我女儿和儿子有一次在万圣节去她家要糖,她刚从外地回来,没来得及买糖,便一个劲地道歉说没准备糖,只好给了几支铅笔和几个硬币,让孩子们高兴。她去世后,我们总见她的老伴约翰一个人默默在花园里修枝、拔草、浇水。去年,约翰终于卖掉房子,搬到离他儿子较近的地方去了,但我们时常会想起他们。
社区闲徘徊,忽闻暗香来。人去花园在,茉莉密密开。睹花思故人,感慨溢满怀。
我爱我的邻里乡亲!
发表于2016年10月26日《三峡日报》
韩庆红(美国佛罗里达州)
在美国,我利用针灸技术为很多美国人治过病,这些病人,非常喜欢中国的针灸医术,也很感激我帮助他们治好了身上的顽疾。因此,很多病人在圣诞节的时候,都会来到我的诊所看望我,并且都不会空手而来,总会带点小礼物以表达感谢和爱意,这让我非常感动。其实,美国人也很重情谊的。
伊丽莎白是一个中风后遗症病人,已经有很多年了。她左边瘫痪,左手左脚不灵便。她是一位律师,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意志坚强,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努力,使自己的身体康复,以便用她的法律知识义务帮助养老院病人争取权益。我们认识后,她常到我的诊所接受针灸治疗,通过长期的治疗,她的身体明显好转。去年圣诞节那天,她第一个来到我的诊所,为我送来了她亲手缝制的茶几罩子,而且诊所的人,个个都有一份。看到这份礼物,我十分激动,对于一个半身瘫痪的病人来说,真不知道她是通过怎样的努力才把这些布罩做好的。
乔伊斯是我多年的老病人了,她每年都会送给我礼物,礼物就是她亲自烤的南瓜蛋糕和香脆小饼干,这些,都是我们一家人十分喜欢的食物。乔伊斯左眼完全失明,右眼也有严重的出血性黄斑退行性病变。几次出血,她的右眼视力也极度降低,但她拒绝当地眼科医生对她使用注射药品,而是选择中医针灸治疗。我的针灸治疗,每次都帮她化险为夷,这让她的眼科医生非常惊奇,常问她:中国的针灸怎么会这么神奇?
佛罗里达是我孩子们的“美国外婆”。她是我在美国的第一个病人。当我还在美国的中医学校教学时,她的家曾是我的临时诊所。她接受了我的针灸治疗后,觉得效果非常好,于是,把她的父母兄弟姐妹侄女都介绍给我,她的家庭成员,都接受过我的针灸治疗。去年的圣诞节,她送给我的礼物是两张生日卡。礼物很简单,但情谊很重。十几年来,她每年都按时给我们全家每人送一张生日卡,圣诞节时送圣诞卡,每年的卡都不同,从未忘记过。想一想,在异国他乡,有一个美国人,十几年坚持为一个无亲无故的家庭成员送生日卡片,能不让人感动吗?
还有一位病人,是迪斯尼公司管房地产的资深律师。她送给我两个孩子的礼物是迪斯尼的纪念品:一块是写有我儿子佳熙名字的手表,一个是写有我女儿晗娜名字的迪士尼手链。生活中,她是一位非常和善的人。她患有坐骨神经痛、食物过敏、经前综合征等。一旦感觉不好或不舒服,她就会到我的诊所进行针灸治疗。没有犯病时,每月会定期到诊所调养一次。经过治疗,她的颈背疼痛、坐骨神经痛、食物过敏、经前综合征等症状,都有明显好转。她对坚果过敏,每次吃了坚果后都会进急诊室。通过我的治疗后,好了很多。有一次,她误吃了含有坚果的面包后,十分紧张,生怕反应严重。还好,这次反应很轻,不用上急诊室。她说,要是在过去,她肯定要上急诊室的。她开心地说,是我帮她省了许多急诊费,所以,硬是要请我们全家人到迪斯尼豪华酒店里住一晚,以表达她的感激之情。
在宜昌的时候,常感觉到宜昌人重情谊,对有恩于自己的人,要送礼表示感激之情。其实美国人也同样很重友情。虽然他们送的礼物大多是自己种的蔬菜瓜果、家常食品,但礼轻情义重,看到病人真诚的样子,对中国传统针灸文化的重视,我的心里总是充满一种自豪感。
(发表于2016年6月14日《三峡日报》)
梁蓉
祁学伟 (美国乔治亚州)
我是在美国乔治亚大学工程学院的图书馆里写下的这些文字。我目前正在这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我出生于夷陵区鸦鹊岭镇的一个普通农家。
我小时候的生活是很多农村娃都经历过的,每天早上起来放牛,到了农忙季节帮父母干农活。我最愉快的事就是和父亲一起到河里捕鱼,那种满载而归的成就感至今都很难忘却。
有一次听长辈讲,村里有哪家的娃子考上了大学,并鼓励我要向他学习,将来也能上大学。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于是,我暗下决心,要认真读书。每次放牛,我都会带上一本书,因为我觉得那个时间浪费了太可惜。
初中是在镇里读的,我每次都要徒步翻过好几座山,步行十几里路到学校,每次都要背十几斤米到学校作为自己一周的伙食费。初中的生活虽然很苦,但是学习上总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是我最大的动力。
到了重点高中,大家都觉得自己是精英,但是高考的压力逐渐改变了这些优越感。同学们都在拼命努力,为了唯一的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而拼搏。高考的压力曾经一度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在最艰难的时候,我总是不停地提醒自己:我是农民的孩子,我除了奋斗,别无选择。
高考很快就结束了,填志愿时,因为自己从小对农村和农民的情感,以及被袁隆平式的用科技养活十几亿中国人的英雄事迹所鼓励,我毅然选择了中国农业大学。
大学4年,我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大学图书馆,因为我非常享受那种沉浸在知识海洋里的感觉。因为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在大学除了学习,我还寻找各种勤工俭学的机会,从清洁工到图书管理员、家教等。在大学里我也逐渐意识到农村娃的劣势,除了会学习,其他什么都不会,包括各种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表达能力等。于是,我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的志愿者活动,拓宽自己的眼界,同时也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一直鼓励着我脚踏实地,心怀社稷。上大学的时候,每次春节坐火车回家的路上,都能碰到很多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 他们很多和我一样的年龄,却只身一人不远千里到一个陌生的大城市谋生,很多人要好几年才能回家。在为他们没能获得读书的机会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也感到自己使命的重大。
这时候,我才明白,读书不仅关系个人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从一个农村娃到一个出国留学的博士,这一步看似很艰难。但我却以自己的努力做到了。我想说的是,农村娃,我们也可以有梦想。
(原载2013年1月10日《三峡日报》:
http://www.cn3x.com.cn/zt/content/2013-01/17/content_350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