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人在北美

农村娃,我们也可以有梦想

祁学伟 (美国乔治亚州)

我是在美国乔治亚大学工程学院的图书馆里写下的这些文字。我目前正在这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我出生于夷陵区鸦鹊岭镇的一个普通农家。

我小时候的生活是很多农村娃都经历过的,每天早上起来放牛,到了农忙季节帮父母干农活。我最愉快的事就是和父亲一起到河里捕鱼,那种满载而归的成就感至今都很难忘却。

有一次听长辈讲,村里有哪家的娃子考上了大学,并鼓励我要向他学习,将来也能上大学。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于是,我暗下决心,要认真读书。每次放牛,我都会带上一本书,因为我觉得那个时间浪费了太可惜。

初中是在镇里读的,我每次都要徒步翻过好几座山,步行十几里路到学校,每次都要背十几斤米到学校作为自己一周的伙食费。初中的生活虽然很苦,但是学习上总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是我最大的动力。

到了重点高中,大家都觉得自己是精英,但是高考的压力逐渐改变了这些优越感。同学们都在拼命努力,为了唯一的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而拼搏。高考的压力曾经一度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在最艰难的时候,我总是不停地提醒自己:我是农民的孩子,我除了奋斗,别无选择。

高考很快就结束了,填志愿时,因为自己从小对农村和农民的情感,以及被袁隆平式的用科技养活十几亿中国人的英雄事迹所鼓励,我毅然选择了中国农业大学。

大学4年,我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大学图书馆,因为我非常享受那种沉浸在知识海洋里的感觉。因为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在大学除了学习,我还寻找各种勤工俭学的机会,从清洁工到图书管理员、家教等。在大学里我也逐渐意识到农村娃的劣势,除了会学习,其他什么都不会,包括各种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表达能力等。于是,我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的志愿者活动,拓宽自己的眼界,同时也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一直鼓励着我脚踏实地,心怀社稷。上大学的时候,每次春节坐火车回家的路上,都能碰到很多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 他们很多和我一样的年龄,却只身一人不远千里到一个陌生的大城市谋生,很多人要好几年才能回家。在为他们没能获得读书的机会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也感到自己使命的重大。

这时候,我才明白,读书不仅关系个人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从一个农村娃到一个出国留学的博士,这一步看似很艰难。但我却以自己的努力做到了。我想说的是,农村娃,我们也可以有梦想。

(原载2013年1月10日《三峡日报》:

http://www.cn3x.com.cn/zt/content/2013-01/17/content_350900.htm)

标准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